非遗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非遗文化>保护项目

壮族师公舞

发布时间:2022-04-01点击:

分享到:

壮族师公舞是壮族地区普遍流传的一种宗教祭祀舞蹈,师公舞壮语称“调筛”或“古筛”。它源于原始巫舞,原是师教活动中带有迷信色彩的祭祀歌舞,气氛肃穆凝重,多于“安龙”(求雨)、“庆社”、“还花还愿”、“游神”和丧葬白事时表演。它保持了楚巫舞以巫扮神、以舞降神的基本特点,表演时用蜂鼓伴奏,跳神时必须戴“相”(面具),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动作沉稳大方,丰富而复杂,民族特色浓郁,是壮族民间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师公舞在上林县一带十分流行,主要分布在大丰、澄泰、三里、乔贤、塘红、镇圩、西燕、巷贤等各乡镇。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壮族师公舞与当地土著民族的越巫文化不断交融渗透,逐步演变发展而成的一种独特的舞蹈文化。

上林壮族师公舞以三步为舞蹈的基本步伐,以四方、五方为舞蹈动作定向,其基本动律是上下连续不断的颤动,合着锣鼓的节奏,前后晃动,左右摆动,动作由慢转快,由快到慢,既稳重又激烈,前冲,后靠,左移、右摆,上下相随,左右相合,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大有古曲身法之风格特点,尤其是“剑、碗、长围巾、长袍、火、简、席子”等动作大大丰富了舞蹈的表现手法。其人物性格突出,舞蹈语汇比较丰富,并具有一定的韵律和规范。师公所戴的各种神象面具,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扣人心弦,既娱神又娱人,趣乐无穷。

上林壮族师公舞充分运用壮族民间“唱欢”(如跳脚欢、欢悦等)的演唱技巧,并善于结合壮族地区特殊的自然特征作舞,如“朝花灯舞”中的许多队形,就巧妙地运用了弯曲的羊肠小道,蜘蛛网般的梯田,自然交叉而成“人字”的竹帽等自然特征,取其形态为队形,给群舞增加活力,使舞蹈场面欢快热烈。

上林壮族师公舞作为古代舞蹈的现代遗存,对综合研究和探索古代舞蹈的源流、特点、形态功用、活动方式等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舞蹈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形象资料,特别是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历史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堪称壮族古代舞蹈的“活化石”。


IMG_8950.JPG

IMG_0875_副本.jpg

IMG_1438_副本.jpg

IMG_0335.JPG

IMG_0405.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