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1点击: 次
上林县“祭冬民俗”是每年农历冬至群众世代相传自发组织的活动。活动地点于巷贤镇磨庄祠堂内。乾隆年间初期,磨庄先祖磨弘积、磨弘培两兄弟互相资助、勤奋读书。两人在祖业中增设了以稻谷计数的“帮学谷”,每年冬至敬祖合议,给读书的子孙按科级发放。光绪八年磨氏祖堂建成,全庄孩子集中在祖堂上座房屋读书,还接收了外庄求学子弟。磨氏祖堂也成为磨氏居民“祭冬”和议事活动场所。磨庄秉承尊老爱幼、弘扬上进、文明婚庆的传统。每年农历冬至节,由庄内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仪式,给老人和小孩发放礼物,同时表彰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莘莘学子。祭祖仪式,甄选祭冬仪式祭者是首要,且有一套严格的礼俗制度。主祭一人,陪祭四人,读祝一人,喝礼一人,以及执事若干人。主祭带领乡亲敬香,上灯,敲磐,鸣炮,按照辈份长幼依次祭拜,行三献礼,读祭祖文。准备的祭品也很讲究,摆在最前面的是五祀,接着是大盘、小碟、大碗,最后是酒、汤等。摆盘里有十荤十素、各种糕点、水果糖果、五色糯米饭、甜酒等,极尽丰盛。
给花甲老人和添丁的庄户派发红包及考上高校的大中专院校的学子派发帮学谷,鼓励他们勤耕读,忠孝持家,弘扬尊老爱幼,勤书耕读的传统美德;祭祀仪式结束后,庄民们齐聚百年高山榕树下聚餐,探望在磨庄落籍的亲朋,互认辈份,交流家族情况,归宗认族,联络感情,场面温馨祥和。
上林县“磨庄祭冬民俗”也曾因形式的变化而中断过,在晚清和民国期间由于政局的不稳定,磨庄居民先后迁离躲避,部分居民不得不迁到边远祖业处谋生。但每年逢冬至节迁往各处的居民都派代表回磨庄参加“祭冬”活动。直至1955年祭冬活动中断,但居民们仍不忘敬老劝学。改革开放后,在村委的支持下磨庄又恢复了“祭冬”活动。
磨庄的祭冬涵盖着大量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知识。后人不仅可以从中接收到祭冬发展过程中历朝历代的社会背景、社会习俗、人文风貌方面的知识,就祭冬规模庞大的祭品制作技艺,也是先人在农耕社会自给自足、凝聚众人智慧流传下来传统手工艺。传统的拜祭仪式及古朴的村落,承载了上林及周边地区丰厚的政治、历史、人文内涵,对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